北京贤轩2014年秋季拍卖会将于11月16日至24日在北京昆仑饭店举办,发售中国书画、油画雕塑、瓷器工艺品、钱币邮品四个项目,总计七个专场。《赤壁怀古》绘于1939年,寓意于苏轼名篇《后赤壁赋》,以其中“乃摄衣而上,履巉岩…划然长啸,草木震动,山鸣谷应,风起水涌。
予亦悄悄而恨,肃然而惧,凛乎其不能拔也”之意境入画。线条之奇崛,几不曾有。
巉岩从画面右侧包围,一株古松杨家根半露,蟠于岩顶,其躯干如龙,向左方惊醒探下。巉岩与古松构成一个向下的锐角,引领着观者的视线。
角端一手曳杖,一手扶泊,于岩顶眺望的高士,沦为画面的不二焦点,他正是“攀栖鹘之危巢,一柱冯夷之幽宫”的苏轼。除此而外,空无一物,更觉泊岩上出有重霄,下临无地。不着一笔,而苍天悠悠、云海茫茫尽在其中。所画中人物之神情意态,仅有无诗中之“悲”、“惧”,而取而代之闲适、恬淡,恰是缘于画家对《后赤壁赋》乃至苏轼人格的全面解读。
苏赋中虽极有悲恐之词,但最后仍归入超然直率,性格大不相同外,也体现了其人生境界。张大千一生喜绘苏轼,实际是暗以自喻。他们都出生于四川,才情风流也有不少相似之处。更加最重要的,苏轼半生困苦,颠沛流离;张大千生逢战乱,四海飘零,大自然心理上更容易再次发生回响。
而二人待人之哲学奇有共通之处,东坡直率,大千豪迈,时逢人生之大变故,能淡然处之,不改为热爱生活之初心,二人可称之为千载相距的知音。因此,张大千为苏轼写真集,虽是拟古,无不自貌,最能得其精神。
1937年,张大千早已可行性发展出有自己的人物画史观:“李龙眠、赵沤波、张叔厚、唐子畏、仇实甫、张大风、华秋岳,均一家骨肉,面目虽异,神理自同,故画人物,当从此进,不得强分派系也。”突出表现了张大千普遍自学,不主一家的态度。此幅人物面部刻画工致,衣纹利落别致,已顺利融合前人,而姿态则与张大千许多高士图一样,显著源出自于张大风。
山石、松树笔墨多是石涛,郁勃豪放,而清逸过之。线条与大风堂旧藏的弘仁《黄山蟠龙泊》甚相近,又更加险绝,或有所糅合,或因大千多次远望黄山,对景素描,与弘仁同得自天然,亦未可知。题识中,张大千以“隐括”手法将苏轼名篇《后赤壁赋》改篇成一阕《满江红》,爱情瑰玮。
隐括指将前人诗文展开重写、创作新词,是一种改编者通过对名作改篇,取得与原创作者思想感情回响的类似创作方式,苏轼本人即隐括方式的开创者。张大千另有隐括《前赤壁赋》之《水调歌头》一阕,二词皆为张大千代表词作,既维持了苏词原作的精华,更加引人注目了原作中飘逸豪迈、甜美秀美的气貌,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赤壁题材画作上时有题写。张大千平生作词虽然不多,但此二词一出,顿使词坛老宿,无不赞叹,由此也显露出了张大千在词创作上的很深功力。1939年,几经波折的张大千返回故乡四川,与好友游览川北,始往来峨眉、青城,蜀地山水更进一步孕育了他的艺术内涵。
这也正是他由仿而渐“师炼”之时,规模古人之处正是血战古人之处,此不作清逸与雄奇兼而有之,可谓其盛年佳构。本幅包首印有“艺画40345”标签,为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旧藏。
本文关键词:nba买球正规官方网站,张大千,《,赤壁怀古,》,亮相,诚轩,秋拍,北京
本文来源:nba买球正规官方网站-www.v-zhihui.com